浅谈小班幼儿入园分离焦虑的原因及对策
摘要:刚进幼儿园的小班幼儿,由于他们在年龄、心理、身体发展水平和生活经验、独立能力等方面的影响,他们第一次与自己的家人分开,进入陌生的环境时很容易有害怕焦虑的心情,所以,本文在叙述幼儿入园分离焦虑表现的基础上,将对小班幼儿入园分离焦虑的原因进行解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来帮助幼儿尽快克服分离焦虑问题,尽快更好的融入幼儿园的生活。
关键词:小班幼儿;分离焦虑;原因;对策
一、小班幼儿入园分离焦虑的表现
刚进入幼儿园的小班幼儿, 他们的身心发展和实际经验等因素,他们初次离开熟悉宽松的家庭生活,进入陌生的幼儿园,他们非常容易产生焦虑和恐惧,他们会用哭闹的方法来表达他们心中的害怕和焦虑,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分离焦虑的表现。小班幼儿的入园分离焦虑一般主要表现为以下方式:
(一)依恋父母、不想入园、哭闹不停
案例1“婷婷是扬州市月亮城幼儿园小一班的幼儿,婷婷上幼儿园快一个月了,每次来幼儿园的时候,就开始大哭大闹,不肯与家长分离,经常抱着家长不肯离开,哭闹甚至大喊大叫,拉着家长的手不放开,拼命的想离开幼儿园,有的时候婷婷甚至哭闹不停直到声音哭哑;而有些小班幼儿虽然刚进园时表现的非常听话,但是不到两、三天就一改常态,跟家长哭喊着不愿上幼儿园;有的甚至一到幼儿园就开始出现生理上的反应,一到幼儿园就开始呕吐,说肚子疼;还有的虽然很听老师的话但依旧会出现哭闹。
(二)不言不语,漠视一切
案例2“晶晶是扬州市月亮城幼儿园小一班的幼儿,面对陌生的环境,晶晶自控力比较强,感情也不易外露,经常自己一个人呆坐,不与他人说话,不参加集体活动,表情冷漠,她不像其他人一样大哭大闹,但也很难看见她开心,对周围的环境没有多大关注,内心期盼早点放学回家”。
(三)形影不离,紧跟不舍
案例3“明明是扬州市月亮城幼儿园小一班的幼儿,他虽然不会像婷婷一样吵闹着要回家,但他总是紧紧抓住他进幼儿园看见的第一位老师,经常跟着这位老师,对这位老师有着强烈的依赖,上厕所的时候要求这位老师在一旁看着,上课的时候会要求这位老师在自己的周围,甚至在吃饭时要求这位老师喂,否则不吃饭。午睡时要求这位老师在旁边陪伴,否则大哭大闹,到处寻找这位老师”。
二、小班幼儿入园分离焦虑的原因解析
(一)小班幼儿自身因素
幼儿期是人生发展的初始阶段,他们的身心尚未发育成熟,这就决定了他们在生活上、心理上比较依恋成年人,害怕与家长分开。此外,幼儿的独立能力和性格也是影响幼儿分离焦虑程度的一个因素。个性本身很开朗的幼儿,容易融入到新的环境中。而性格本身内向的幼儿,原本就不爱说话,换了一个环境,就更不爱说话,也很少和其他人讲话,偶尔还会出现攻击性行为。
(二)家庭的因素
家长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常识,不能正确面对幼儿在成长中的一些改变,这些家长在送孩子去幼儿园的时候,往往不会马上离开,经常会在一边抱抱幼儿,亲亲幼儿,不愿离开幼儿园,造成幼儿不愿待在幼儿园。幼儿的分离焦虑还因失去依恋的对象有关,家长对于幼儿的宠溺,过于周全的照顾,使幼儿丧失自理能力,从而加强对亲人的依恋,到幼儿园以后,由于老师精力有限,不能照顾到每个幼儿,幼儿需要学习幼儿园的生活规律,学会自理,平时依恋父母的幼儿感到强烈的不适应,从而产生长期的分离焦虑。
(三)环境的改变
幼儿园是幼儿的集体所在,但对幼儿来说,从家庭到幼儿园,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陪伴他们的不是家人,而是陌生的环境,不熟悉的教师和小伙伴,他们会产生陌生害怕的情感。此外,幼儿在家中养成了挑食偏食等不良饮食习惯,到幼儿园后不愿进食一些食物,生活节律的约束也会使他们产生焦虑。
三、小班幼儿入园分离焦虑问题的应对对策
(一)家长方面
1.家长自身心理调节准备
家长要对幼儿入园有充分的心理准备,面对孩子的焦虑表现,父母要想办法进行解决,避免慌乱,自乱手脚;家长自己不能产生害怕焦虑的情绪,要对孩子和老师要有足够的信任,要相信孩子能面对陌生的环境。要信任相信老师,与教师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家长在送幼儿进入幼儿园后,应当及时离开幼儿园,而不是在幼儿园左右张望,迟迟不肯离开。给幼儿产生幼儿园是个不好的地方,引起幼儿的焦虑。幼儿园刚开始的时候,家长不能因为孩子的哭闹而不送孩子去幼儿园,等幼儿情绪稳定的时候再送幼儿去幼儿园,这样往往会影响幼儿适应幼儿园,所以家长应配合老师,不能被一时的情绪所影响,要温柔的坚持送幼儿去幼儿园。
2.做好幼儿入园交往准备工作
小班幼儿在进入幼儿园之前,他们接触的人多是家人和周围环境的人,当他们进入幼儿园的时候,周围的小朋友和陌生的环境,使他们产生害怕焦虑的情绪。所以要多带孩子出门接触小朋友,鼓励幼儿与他人沟通,鼓励孩子与同伴分享食物与玩具,让小孩子做小主人来招待他们等。这样,孩子的陌生感和不安全感便会减少。
3.做好幼儿入园心理准备工作
幼儿从小在家长身边长大,对家长的依恋已经形成一种习惯,一旦离开家长,离开周围熟悉的环境,幼儿就会有许多的不适和恐惧。这时,家长应做好幼儿的入园心理准备,可以告诉幼儿,在幼儿园他会认识好多的小朋友,还有钢琴玩具图书。他长大了,应该和其他小朋友一样去幼儿园,去上课。在幼儿园能够玩到许多新玩具,老师会讲故事、教唱歌、跳舞、做游戏、画画等等。如果表现得好,还可以受到奖励。幼儿在入园前,家长可以带孩子参观幼儿园,熟悉幼儿园的生活环境,让幼儿了解幼儿园的生活情景,减轻幼儿的紧张心理,让幼儿开始熟悉幼儿园。
4.做好幼儿入园的物质准备工作
提前培养幼儿的基本生活自理能力,如定时吃饭、主动喝水、学会上厕所等。幼儿的衣物应是容易脱下或穿上,方便老师可以根据情况给幼儿穿上或脱下。家长要有目的培养孩子的生活习惯,了解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常规,形成与幼儿园同步的作息规律。适应性较差的幼儿,可征得老师的同意,带上一样幼儿最喜欢的物品入园,如一件玩具或午睡时自己的小毛巾被等,使幼儿产生亲近心理,尽快适应集体生活。
(二)教师方面
1.掌握引导沟通技巧
适时转移注意力。根据幼儿注意不稳定易受外部因素影响的特点,幼儿入园初期,教师可以带领幼儿进行一些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幼儿忘掉对陌生环境而产生的不安焦虑。教师可以组织幼儿看动画片,可以给幼儿讲述有趣的故事,可以带领幼儿进行集体活动,带他们到户外玩大型玩具等,这些活动都可以转移他们的注意力,使他们陶醉在活动中,忘记心中的不愉快的事。
身体接触降低陌生感。幼儿早上入园时,心情往往都很紧张甚至害怕,不肯离开家长,要求离开幼儿园,而这时教师应用亲切和蔼的态度给幼儿带来舒适感,消除幼儿的紧张。教师应该以笑脸迎接幼儿,可以蹲下来亲亲幼儿,抱抱幼儿,和幼儿主动打招呼,可以让幼儿的心情得以放松。当幼儿口渴了应及时给幼儿喝水;幼儿不小心尿裤子了,教师应及时的帮幼儿换下来;幼儿不能自己吃饭的,教师可以喂幼儿,幼儿午睡时,主动帮幼儿脱衣服,使幼儿感觉就像在家里一样。
2.教师的游戏选择应适当
幼儿刚上幼儿园,对新的环境感到陌生害怕,通过游戏活动可以缓解幼儿紧张焦虑的情绪,对于幼儿园不再那么恐慌。教师可以选择幼儿喜欢的游戏形式带领他们进行游戏,帮助他们了解幼儿园,放松心情。需要注意的是,幼儿刚上幼儿园,心里想的最多的肯定是家人,所以在玩游戏时,应少提及家里人,以免引发幼儿的恋家情绪。应该提供足够的玩具和材料,引导幼儿在游戏中相互帮助接触,让幼儿在同龄伙伴中找到安全感和归属感。
教师多鼓励、多表扬幼儿。才入园的幼儿虽然年龄小。但他们的自尊心却很强。所以在日常的生活中,教师应仔细观察幼儿的语言和动作,要多鼓励、多表扬幼儿的发光点,并给予奖励,这样有利于加强孩子的自信心,增强孩子对老师的依恋。老师要及时表扬孩子的每一点进步,如今天可以自己走着进来,和老师打招呼,今天来上幼儿园没哭等,可以给今天进步的幼儿奖励小红花,贴小星星的方式,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3.针对个别幼儿制定个别解决方案
对于个别幼儿由于自身或家庭教养方式的一些因素在情绪上极度不稳定,由于他们的敏感性,他们表现出了比一般幼儿更重的焦虑加剧了他入园的不适应,对此家长们也显得没有办法,格外紧张。对于这个别的幼儿教师应给予了积极的关注,积极与家长沟通,给予幼儿适度帮助,对这类孩子要有耐心和关注,使他们走出焦虑状态。
(三)家园合作
努力做好家园衔接工作,研究表明对于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问题家园存在着极大的差异。所以幼儿园需要通过家访和亲子活动等使家长和老师互相了解,对将来幼儿上幼儿园可能产生的问题进行交流探讨。
1.通过家访奠定新生入园工作的基础
家访是教师了解幼儿的家庭情况,与家长沟通教育观念,帮助幼儿尽快的适应幼儿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家长可能对幼儿上幼儿园不放心,会担心幼儿会不会对陌生的环境感到害怕,和其他小朋友交往是否顺利,饮食方面是否适应等,由此产生焦虑,并在讲话中无意的表现出来,家长的情绪很容易影响幼儿,会让幼儿觉得幼儿园是个无聊、不安全的地方,会对幼儿园产生抗拒。教师要通过家访让家长坚信上幼儿园对孩子有很大的帮助,消除家长的焦虑,让家长坚信,幼儿入园后,哭闹,依赖是很正常的现象,幼儿上幼儿园将会对他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
2.举办亲子活动
在正式开学前,可以让家长和幼儿一起,到幼儿园进行活动,让幼儿主动地了解幼儿园的周围环境、看看自己的班级,认识其他的小朋友和老师,父母也可以了解幼儿在学校的生活学习过程,和老师进行更多的交流,能够更放心地留下孩子,使孩子主动适应新环境,逐渐达到不哭闹。
四、结束语
幼儿园在正式开学前的时间里,教师可以通过家访,了解幼儿的生活习惯,自理能力,来减少幼儿的分离焦虑,正式开学前,幼儿可以在家长的陪同下,一起参观幼儿园,让幼儿了解幼儿园,结识更多的朋友,根据小班幼儿的特点,组织亲子活动。让家长从旁观的角度转变为孩子的指导老师,让幼儿熟悉幼儿园的常规要求,逐渐地减少幼儿因环境陌生而引起的不安全感,使分离焦虑的问题自然得到缓解。
总之,新入园的幼儿,需要家长和教师的共同配合,我们只有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通过家园共同合作,才能帮助幼儿尽快的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解决分离焦虑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祁海芹.儿童入园“分离焦虑”问题矫治[M].教育科学,2003(06).
[2]于曼.小班幼儿入园焦虑问题初探[D].中国校外教育,2009(S1).
[3]方佩英.浅谈如何使新幼儿尽快适应入园[D].科技信息,2009?(28).
[4]刘昕.幼儿入园焦虑的成因分析及应对对策[J].文教资料,2007(29).
[5]张银如.如何帮助新入园幼儿实现由家庭到幼儿园的顺利过渡[J].现代幼教,2007(09).
[6]何海英.家庭式环境教育——缓解新生入园焦虑的有效性研究[J].现代幼教,2007(03).
[7]佘翠花.幼儿入园焦虑的成因及消除对策[P].幼儿教育,2006(08).
[8]邓秀.帮助新入园幼儿顺利渡过分离焦虑[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3(06) .
[9]霍艳芳.幼儿入园产生原因及影响因素探讨[M].当代学前教育,2009(02) .
[10]袁锦芳.分离焦虑:幼儿教师的“关键词”[J].考试周刊,2012.
上一篇:浅谈鼓励对幼儿自信心的影响
下一篇:晨锻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