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小班幼儿年龄小,在没有进入幼儿园集体生活前受到的家庭教育也是不同的。因此在小班集体阅读活动中首先要关注幼儿阅读习惯的养成,让幼儿把图书当朋友,学会正确的阅读方法,形成爱护图书的意识。
那么,小班孩子要养成哪些阅读习惯呢?
1、能有轻轻的、有顺序的一页页翻书。
2、学习正确拿书、取放图书的方法。
3、能安静阅读图书。
4、学习正确的阅读姿势。
5、初步养成按大小归类摆放图书的习惯。
我们如何在集体活动中养成幼儿这些习惯?
1、巧用标识,配上儿歌,养成翻书习惯
标识在早期阅读活动中的运用是非常重要的,有利于激发幼儿积极参与活动的兴趣,并且在活动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我们可以在图书的右下角做好小圆点的标记,然后通过朗朗上口的儿歌引导幼儿学习正确的翻书方法。
2、教师示范、幼儿模仿、养成取放图书的习惯
小班孩子的活动需要老师全身心投入自己的情绪、情感,来调动和激发起幼儿的情绪情感,积极投入活动。比如在《散步》阅读活动中,到了幼儿自主阅读环节,我边拿出小图书亲一亲封面、摸一摸封面上的小动物书,边示范说:“书宝宝,我爱你,今天我要和你一起学本领哦。”教师的这一举动会引发起幼儿的兴趣,教师接着问:“你们爱图书宝宝吗?”孩子们会齐声回答:“爱。”老师继续示范:“那么在翻看图书宝宝时应该怎么样?”“轻轻地翻。”“不要弄疼它。”“对,看好以后还要将图书宝宝送回家。把图书合起来,放回原来的地方。”教师的情感投入将幼儿引入情境,激发起幼儿爱图书的情感,在翻看图书时他们就会模仿教师的动作亲一亲、摸一摸,捏住小圆点、轻轻翻一页,在模仿的过程中,帮助幼儿形成了取放图书、爱护图书的意识。当每次活动老师都强调这一要求时,便能逐步养成幼儿取放图书的习惯。
习惯的养成是需要长时间的巩固练习,从而形成相对稳定的行为。因此,在集体活动中让幼儿学会翻书、取放图书、安静阅读的方法后需要在阅读区、日常阅读活动中继续帮助幼儿练习巩固,久而久之便能养成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