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文明实践│“不跟陌生人走”----麒麟丹霞路幼儿园防拐骗演练活动
今年3月29日是我国第26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为了增强每一位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检验幼儿的防拐意识,2021年3月29日上午,幼儿园通过家园合作精心策划了一场“不跟陌生人走”的防拐骗安全演练活动。
“密谋”计划
为了保证活动的真实性,本次活动特意邀请了一位家长友情出演“陌生人”。活动开始前,幼儿园安全小组进行了会议商讨,主要宣读了防拐防骗演习的内容和意义,阐明了“行骗”的注意事项,家长和老师们献计献策,讨论“拐骗”的最佳方案。
准备“道具”
幼儿园准备了充足的小道具和骗子常用的“骗术”,诱人的糖果,美味的饼干,小朋友们能否抵挡得住诱惑呢?
诱惑”进行时
到底会实施哪些拐骗手段呢?
孩子们真的会被骗走吗?
结果如何呢?
让我们一起走进现场吧 ...
小班
情景一:孩子们坐在教室里认真的跟老师学着本领,这时突然进来一位陌生的阿姨,阿姨走到一位小男生的身边,和他说:“阿姨家里有很多汽车玩具,要不要跟我去拿呀?”又来到一位正在休息的小女生身边,拿糖果跟她套着近乎。(根据幼儿的反应做出其他诱拐行为)
中班
情景二:骗子混入,进行行骗。早上晨锻结束时候,小朋友们在操场上排着队正准备集合升国旗,这时从门口走进来一位陌生的阿姨,走到中三班小朋友面前。拐骗人员:小朋友,你认识我吗?我就是住你家楼下的阿姨还记得吧?你妈妈上班去了叫我来接你和她汇合,一起去游乐场,我们快走吧。看,这是阿姨给你带的糖果,我们赶快走吧,别和老师说了来不及了。(根据幼儿的反应做出其他诱拐行为)
大班
情景三:小朋友在户外的时候,拐骗人员:“刚才你们老师让我们带你去帮老师拿东西…”
演练过程中,大部分幼儿有比较强的防范意识。中班的一位小朋友因为确实和这个阿姨住一栋楼,所以放下了戒备。大班的小朋友安全意识特别强,不搭理陌生人,当陌生人拿出糖果时说:“我不吃你的糖,你是陌生人。”说完就跑开了。
在短短的半小时时间内,个别毫无戒心的孩子们经不住“陌生人”的花言巧语、糖衣炮弹,最终还是被骗走。
各班老师针对被“拐骗”的情况向幼儿进行了解释,对个别幼儿进行了情绪上的安抚与心理上的安慰,并对班级幼儿进行相关的自我保护的再教育,同时负责此次活动的陈老师也针对本次演习做了总结讲话。
通过此次活动,各位家长和老师们都很清楚,幼儿年纪小,自我保护的意识是比较薄弱的,家园一定要多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如强调不随便吃陌生人的东西,当看到陌生人接近时,要学会说“我不认识你”,以引起周围人或老师的注意。当陌生人强行要抱走时,要大声地呼救,极力地挣扎。在一日常规中,我园会加强幼儿离园时与老师打招呼的教育,让幼儿知道离园时必须要在老师同意的情况下才能离开。在家时,家长也可以让幼儿记住自己的手机号码及家庭住址,防患于未然。
温馨提示
在此我们温馨提示宝贝们:
1.拒绝陌生人的食物、饮料和拥抱,不和陌生人说话,不跟陌生人走。
2.平常出去玩的时候,不可以离开大人的身边,不要随便乱走。
3.如果遇到拐骗,可以向别人求救,找机会拨打110。
4.如果在商场、超市、公园等公共场合走丢,可以找警察、军人、保安等穿着制服的人员求救。
5.在幼儿园离园的时候,必须等待老师把你送到爸爸妈妈身边,离开之前一定要和老师打招呼,如果有不认识的叔叔阿姨来接,也要等老师打电话和爸爸妈妈确认后才可以离开哦!
安全警钟需长鸣,相信社会、家庭、幼儿园共同携手,一定会构筑起“爱”的安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