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尽量减少外出活动
(1)避免去疾病正在流行的地区;
(2)建议疾病流行期间减少走亲访友和聚餐,尽量在家休息;
(3)减少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活动,尤其是空气流动性差的地方,例如:公共浴池、温泉、影院、网吧、KTV、商场、车站、机场、码头、展览馆等。
2、个人防护和手卫生
(1)建议外出佩戴口罩。外出前往公共场所、就医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
(2)保持手卫生。减少接触公共场所的公用物品和部位;从公共场所返回、咳嗽手捂之后、饭前便后,用洗手液或肥皂,流水洗手,或者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不确定手是否清洁时,避免用手接触口、鼻、眼;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手肘衣服遮住口、鼻。
3、健康监测与就医
(1)主动做好个人与家庭成员的健康监测,自觉发热时要主动测量体温,家中有小孩的,要早晚摸小孩的额头,如有发热要为其测量体温;
(2)若出现可疑症状,应主动戴上口罩及时就近就医。若出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可疑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咽痛、胸闷、呼吸困难、轻度纳差、乏力、精神稍差、恶心呕吐、腹泻、头痛、心慌、结膜炎、轻度四肢或腰背部肌肉酸痛等),应根据病情,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尽量避免乘坐地铁、公共汽车等交通工具,避免前往人员密集的场所。就诊时应主动告诉医生自己的相关疾病流行地区的旅行居住史,以及发病后接触过什么人,配合医生开展相关调查。
4、保持良好卫生和健康习惯
(1)居室勤开窗,经常通风;
(2)家庭成员不共用毛巾,保持家居、餐具清洁,勤晒衣被;
(3)不随地吐痰,口鼻分泌物用纸巾包好,弃置于有盖垃圾桶内;
(4)注意营养,适度运动;
(5)不要接触、购买和食用野生动物(即野味),尽量避免前往售卖活体动物(禽类、海产品、野生动物等)的市场;
(6)家庭备置体温计、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家庭消毒用品等物资。
二、关于口罩
1、如何选择口罩?
(1)一般人群:建议普通民众、公共交通司乘人员、出租车司机、环卫工人、公共场所服务人员等在岗期间佩戴口罩,建议使用医用外科口罩,有条件且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可佩戴医用防护口罩。
(2)特殊人群:可能接触疑似或确诊病例的高危人群,原则上建议佩戴医用防护口罩(N95及以上级别)并佩戴护目镜。某些心肺系统疾病患者,佩戴前应向专业医师咨询,并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口罩。
2、如何正确佩戴医用外科口罩?
(1)鼻夹侧朝上,深色面朝外(或褶皱朝下);
(2)上下拉开褶皱,使口罩覆盖口、鼻、下颌;
(3)将双手指尖沿着鼻梁金属条,由中间至两边,慢慢向内按压,直至紧贴鼻梁;
(4)适当调整口罩,使口罩周边充分贴合面部。
注意事项:
①佩戴口罩前和丢弃口罩后一定都要清洁双手,佩戴时尽量不要用手触及口罩内侧以免口罩被污染。
②不可为了节省口罩正面戴完(明显感觉潮湿后)再反过来戴,这样非常危险。网上流传的自己健康时口罩“正戴”、自己生病时口罩“反戴”这一说法也是错误的。用后的口罩不可以用开水烫烫或者医用酒精泡泡晾干后再戴。一次性口罩应一次性使用。
③口罩连续佩戴一般不超过4小时,当明显感觉口罩内侧潮湿后应及时更换,更换时建议用手指捏住口罩橡皮带(橡皮带处相对较为干净)取下,不建议抓住污染较为严重的口罩正面处摘下,口罩取下后及时丢入带盖的内套垃圾袋的垃圾桶中,不可随意丢弃以免污染环境。
④尽量减少外出,尤其是去人员密集的场所,实在要去这些地方须佩戴口罩,在户外空旷处不必佩戴,这样一来没必要二来会增加有限资源的浪费。另外独自驾驶车辆时也没必要佩戴口罩。不建议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实在要乘坐时如条件允许可开车窗通风。
⑤当在口罩资源有限买不到外科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的情况下,其他类型口罩也可以佩戴,戴一定比不戴强!首选工业防尘口罩(不带呼吸阀),次选一次性医用(护理)口罩等。
⑥医用口罩尤其是医用防护口罩,由于透气性差,一般情况下不建议长时间佩戴(对身体不利)。
三、关于手卫生
很多人觉得戴上口罩就万事大吉,这种观点也是错误的!
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除了通过吸入带有病毒的飞沫作为主要传播途径以外,还可以通过接触传播,如果我们的手接触到被病原体污染的物体表面,再接触我们的眼、鼻、口等部位时,很有可能会被感染,因此当我们要做这些动作前,切记一定要先使用肥皂或洗手液与流动水彻底清洁我们的双手。
如何正确洗手?
(1)在流水下,淋湿双手。
(2)取适量洗手液(肥皂),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
(3)认真搓双手至少15秒,具体操作如下:
①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②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
③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
④弯曲手指使指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⑤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⑥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4)在流水下彻底冲净双手。
(5)擦干双手,取适量护手液护肤。
应对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我们既不能掉以轻心,也不可过于恐慌!只有掌握正确的防护知识,才能将感染人数减少到最低!相信在党中央的正确指挥下,全国人民众志成城、齐心协力,一定能早日战胜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