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爱’循环”深化师幼互动与家园共育
4月伊始,丹幼全体教职工在王园长的带领下,围绕“互动‘爱’循环”主题,召开了一场融合工作部署、师德学习与教育实践研讨的专题会议,旨在以专业素养和温暖行动推动师幼互动与家园共育的深度联结。
一、多维部署,夯实专业根基
会议首先对四月重点工作进行统筹安排,聚焦教师专业成长与幼儿全面发展。本月将开展区级菜单讲座、案例评比、进阶式读书活动《幼儿园户外游戏27例》等,同时通过社团活动(如扭棒绒花手工)和持续沉浸式户外自然游戏探索,促进教师教学创新与幼儿实践能力的双向提升。
二、党建引领,筑牢师德防线
在党建及师德师风学习环节,蒋主任强调要高质量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明确“学有质量、查有力度、改有成效”的新要求。通过学习教育,全体教师进一步强化了廉洁从教意识,承诺以德立身、以爱育人,坚守教育初心。
三、感动丹幼:以爱为名的教育坚守
家园部特别表彰了两位优秀教师:张璞老师以“对幼儿耐心爱心”赢得家长信赖,王敏老师则以“工作认真负责”成为团队标杆。她们的榜样力量诠释了丹幼教师“以儿童为本”的教育情怀。
四、互动“爱”循环:从理念到行动的突破
本次会议的核心环节聚焦“师幼互动”与“家园共育”的实践策略,通过多元形式激发教师反思与创新:
1. 掌心的温度:蹲下来的“双向奔赴”
这场实践让团队意识到:教育者的温暖,既需要传递给儿童,也应在同行间流动。正如葛园长总结:“当我们学会为彼此的手掌温度喝彩,教育的爱才能真正循环不息。”
2. 情景剧场:教育红线的警示与温度
通过生活案例情景模拟,教师们剖析了“温暖教育”与“职业红线”的边界,教师分组探讨“师幼互动”的真谛,提出“尊重幼儿主体性”“用共情化解情绪”“在放手与守护间找平衡”三大策略,强调以平等对话构建信任关系。
3. 30秒挑战:温柔而坚定的教育智慧
针对“我要妈妈”“我不会画”等典型幼儿情绪问题,教师们现场演练“快速回应法”,以共情引导替代简单安抚,实践“情绪接住—方法赋能”的互动模式。
4. 家园同盟:有边界的共育艺术
针对家长诉求矛盾案例(如过敏饮食管理、蚊虫防护纠纷、幼儿行为引导分歧),教师们通过讨论达成共识:坚持科学原则,以透明沟通建立信任,避免过度承诺或回避问题。王园长同步提出《家园互动红线清单》,为教师划定清晰职业规范。
五、战友同行:感恩与承诺的交响
活动尾声,教职工以“战友”身份互赠感谢词,深情朗诵中传递团队凝聚力。 教育生态的构建,始于教师内心的丰饶。此次活动通过感恩仪式与心理关怀的有机融合,让 "战友" 情谊不仅停留在业务协作层面,更升华为心灵共振的生命共同体。
最后葛园长表示此次会议通过理论赋能、实践反思与情感联结,为丹幼四月工作的开展注入新动能,也为打造“有温度、有品质”的教育奠定了坚实基础。
上一篇:师徒结对 携手共进